作為一名老師,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,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,有著重要的地位。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?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,方便大家學習。
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全冊 二年級下冊語文詩詞篇一
1、會認會寫7個一類生字,會讀11個二類生字,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感知故事的大概內容。
2、引導學生學會用部件組合法學習“店、錢、哨、刻、若、視、最”。
3、通過學習這篇小故事,讓學生懂得每一樣生物都有它自身的價值,我們應該為每一個需要者送上我們的關懷和愛心。
1、會讀會寫一類生字。
2、能夠感悟課文大意。
生字卡片、頭飾、課件、詞語卡片。
教學時數:
三課時
第一課時
教學內容:
1、 熟讀課文,感悟大意。
2、 認讀一、二類生字。
3、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一、激發學生興趣,導入新課。
同學們,你們去過寵物店嗎?(出示詞卡:寵物店)在那里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,今天我們就來學習《寵物店里的故事》,看一看在那里發生了什么事?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題目(學生齊讀)
二、學習課文,感悟課文大意。
1、 教師范讀課文,請同學們注意課文中生字的讀音。
2、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,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,也可以問同桌,還可以請教字典老師。
3、 一名同學試著讀課文,其他同學認真聽自己讀不準生字的讀音,同時數一數文章一共有幾個自然段。(9個)
4、 誰來讀一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。(2人)“詢問”就是打聽的意思,誰能把小男孩詢問的話再讀一遍,他是怎樣打聽的?(引導學生讀出疑問的語氣)
5、 店主是如何回答的呢?誰來讀第二自然段。
6、 接下來故事又是怎樣發展的呢?小男孩有錢買小狗嗎?請同學們齊讀第三自然段。
7、 小男孩要求見見小狗,店主同意了么?小男孩又看到什么?說些什么?請小組同學合作學習4—7自然段,然后選一名代表說一說,又發生了什么事?
8、 店主要把小狗送給他,他卻一定要付錢,店主是怎么想的?他又是怎么想的?請同學們自由讀8、9自然段。
9、 店主聽了小男孩的話,他會想些什么?說什么?
10、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11、 出示課件,大屏幕顯示無音動畫,學生為動畫配音。
三、認讀一、二類生字。
1、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2、在課文中認讀一、二類生字。
3、讀字卡(先按順序讀一遍,再打亂順序讀一遍,最后學生指名讀卡片。)
作業: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第二課時
1、 檢查一、二類字的認讀情況。
2、 檢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3、 學習一類生字。
一、生字卡片開火車讀一、二類生字。
二、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。
注意:在進行以上兩組復習時,不要只是提問舉手的同學,應該多關注一下那些學習方面有些吃力的學生,給他們更多的機會,教師也能很好的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具體掌臥情況,因為如果他們能夠掌握,其他學生也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。
三、學習一類生字。
店:半包圍結構,廣字旁
書店、客店、住店、分店、黑店、雞毛店、
店東、店家、店面、店小二、店員
錢:左右結構,金字旁
本錢、定錢、工錢、現錢、小錢、洋錢、有錢、找錢、紙錢、錢包、錢串子、銅錢、車錢。
哨:左右結構,口字旁
放哨、呼哨、花哨、花里胡哨、前哨、口
哨、哨兵、哨卡、哨所、哨子、哨探、唿哨
刻:左右結構,立刀旁
即刻、尖刻、立刻、千斤一刻、刻本、刻
刀、刻苦、刻寫、刻石、刻意、刻字、刻舟求劍、刻圖章、深刻、頃刻、刻薄、茍刻
若:上下結構,草字頭
多音字:又讀r?(般若,佛教用語智慧的意思)
莫若、如若、自若、若非、若干、若明若
暗、若是、若無其事、若有所失、若有所思
視:左右結構,示字旁
電視、忽視、近視、注視、正視、無視、
小視、自視、坐視、影視、視點、視而不見、視力、視角、視聽、視同路人、一視同仁
最:上下結構,日字頭
最初、、最多、、最后、最壞、
、最近、中華之最、世界之最
四、多種方法復習鞏固生字詞。
第三課時
1、 指導書寫一類字。
2、 完成課后練習。
一、重點指導“錢、哨、刻、視、最”的書寫。
視:注意示字旁不要寫成衣字旁。
錢:右半部分前兩筆是橫,第四筆是撇。
哨:注意筆順,第4筆和第7筆都是豎。
刻:注意左半部分的筆順和位置關系。
最:注意筆順,第5筆是長橫,第十筆是提。
二、做課后練習。
1、讀一讀,會寫的寫下來。
要求學生認識這7個詞語,會寫并記住。
2、讀一讀,說一說。
要求學生讀下面的對話,在讀句子的時候體會小男孩的心情,并能根據對話講講這個事。
3、課本劇表演。
學生們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,戴上頭飾,利用大屏幕的提示進行課本劇表演。
三、作業設計:
你養過小寵物嗎?講一講你和它之間的故事,好嗎?
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全冊 二年級下冊語文詩詞篇二
1、能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背誦課文。
2、學會10個生字,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。認識兩個多音字。認識一個偏旁。復習部首查字法,能比較熟悉地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。
3、理解課文內容,感悟花木蘭愛國愛家的優秀品質。說說花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的,然后用幾句話寫下來。
1、理解課文內容,感悟花木蘭愛國愛家的優秀品質。背誦課文。
2、說說花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的,然后用幾句話寫下來。
1、生字卡片、字典、投影儀、 2、課前組織學生搜集花木蘭的資料
第一課時
第一環節:
一、創設教學情景
1、聽動畫片歌曲
2、小朋友們,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女英雄花木蘭。板書課題,齊讀
(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圖)
二 學生自主學習
1、自己小聲輕讀課文,要求讀準字音,不添字,不漏字。
2、出示:名字 征兵 父親 年老多病 女扮男裝 勝利
將軍 將士 朝廷 年齡 戰袍 渡 燕山 赫赫
(1)自由讀
(2)思考:你覺得這課中哪些字的讀音,我們要特別注意?
第二環節:
三、學習成果展示
(1)開火車讀,及時正音,評價。
(2)指名讀,齊讀生字詞
(3)默讀課文,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詞。組織學生討論交流
四、教師精講點撥
1、教學兩個個多音字
將 燕 讀第一聲時用法很少,如“燕山”“燕國”及表示人姓的時候用到。讀第四聲很多,誰來說說?
2、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?指名讀,師生評議
3、再讀課文,把你認為文中最難讀懂的句子多讀幾遍,直到讀通讀順為止。
第三環節:
五、鞏固訓練提升
1、學習生字
2、用同樣的部首查字法查“廷”“康”“起”三個字,看誰查得又快又準。告訴老師,說說你是怎么查的。
第二課時
第一環節:
一、創設教學情景
1、昨天我們認識了一位女英雄,名叫木蘭(板書),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 “從軍”就是替父當兵。齊讀課題。
2、復習生字詞。
3、設疑。(1)木蘭為什么要從軍?(2)為什么稱木蘭是“女英雄”?快打開書本找找原因。
二 學生自主學習
1、學生自由朗讀課文,讀準字音,讀熟課文。
2、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。
第二環節:
三、學習成果展示
1、你找到木蘭從軍的原因了嗎?
2、根據回答出示第二自然段,指名讀。
(1)北方經常發生戰爭,會有什么樣的后果?是呀,情況多么危急呀!所以朝廷要——緊急征兵,誰來讀好它?指名讀。
(2)木蘭看到文書上有父親的名字是——焦急萬分,誰來讀好它?(指名讀)她急什么我不太明白?如果你就在現場看到文書,那請你們是支持父親去,還是反對他去呢?請說出理由。(引導學生從“家”和“國”兩方面來思考)
所以木蘭覺得自己——理應為國為家分憂(齊讀)夸夸木蘭
(3)她的家人會同意木蘭從軍嗎?為什么?木蘭是怎么說服家人的?(小組討論、表演)指名表演,評價。
四、教師精講點撥
1、過渡:木蘭終于說服了家人。一路上跋山涉水,餐風飲露。
2、出示:木蘭告別了親人,披戰袍,跨駿馬,渡黃河,過燕山,來到了前線。
(1)(指名讀)讀了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?紅色的字都是動詞,從“披、跨、渡、過”這一連串的動詞你讀出來什么?
(2)請把你的體會朗讀出來呢?夸夸木蘭。
(3)經過千辛萬苦,木蘭到了戰場上,你覺得戰場上的木蘭怎樣?同學們想象一下,花木蘭在戰斗中的表現。
(4)經過多年的征戰,木蘭立下了——赫赫戰功,誰來讀這句話?你為什么這樣讀?(讀出時間之長、功勞之大)
(5)再讀這一段,體會木蘭的英雄形象。
3、木蘭終于勝利回鄉了,穿上了心愛的女裝,(出示第二副插圖,結合理解“文靜秀美”)將士們看到了女裝的花將軍會……引導學生想象說話,體會將士們的驚訝。指導讀文中最后一段話。
4、現在你們知道為什么稱木蘭是“女英雄”了嗎?(出示第一自然段再讀)
第三環節:五、鞏固訓練提升
1、學習生字。
2、背誦課文。
2、展開想象,說說花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的,然后用幾句話寫下來。
板書:
12、木蘭從軍
( )女英雄。
教學反思:
《木蘭從軍》是一篇歷史傳說故事,講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蘭女扮男裝、替父從軍的事,贊揚了花木蘭尊老愛幼、熱愛祖國的優秀品質。在備課時,考慮到故事發生的年代距現在較遠,所以我采用了動畫片《花木蘭》片斷導入,意圖拉近學生與教材的關系,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,我始終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;回答問題時,提醒他們應當說一句完整的話,并做到聲音響亮。我覺得,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,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條件,可以使學生受益終生。在教學第二段時,我設計了一個環節,讓學生說說“木蘭是怎么說服家人的”,并請他們演一演。表演是兒童思考再現生活的基本方式,這么做既能幫助學生身臨其境主動探求知識,理解課文內容,又能活躍學生思維,調動情感投入,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,寓教于樂,寓教于玩。當然,在本課教學中還有一些值得思考、需要改進的地方,如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更好地指導學生朗讀,如何熟練操作多媒體,以更好地為課堂服務,提高課堂四十分鐘的質量。
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全冊 二年級下冊語文詩詞篇三
知識:鞏固本課的生字,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。
技能:能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背誦課文。
能力:引導學生讀讀、畫畫、想想的方式感受月亮灣的美麗,創設情境,讓學生做小導游,按順序介紹月亮灣的美景。
情感:看到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,更加熱愛美麗的家鄉。
學會本課生字,準確書寫;背誦課文。
根據課文內容描述月亮灣的地理位置。
小黑板、生字卡片
一、復習
1、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。(口頭)
映示填空題,生回答后出示答案。(鼓勵學生各抒己見)
(綠油油)的農田、(清清)的河水、(美麗)的村子、
(粉紅)的桃花、(月牙一樣)的小河、(燦爛)的朝霞。
一( )小河一( )魚兒一( )石橋一( )茶樹
2、朗讀全文后提問:課文按什么游覽順序描述月亮灣的景色?
答后板書:
村前:小河→河上→河里→河岸→農田
村后:山坡
修改:比較下面兩句話:
河水倒映著青山、綠樹和小橋。
清清的河水倒映著青山、綠樹和小橋。
誰能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?哪一句好?好在哪里?(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個“清清的”,它比第一句好,因為它說得具體,能顯示出河中的倒影更清晰,色彩更鮮明)請齊讀這兩句體會一下。
比較句子/過了石橋,是一片農田。
過了石橋,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。
c.看動畫體會“綠油油”的農田的美。粘貼詞卡“農田”
d.指導朗讀。重讀“綠油油”一詞。
二、分組繪畫,指導背誦
1、用彩筆畫出各種景物。
(1)座座房子(表示村子);
(2)拱形的石橋;
(3)田字形的農田;
(4)三角形的山;
(5)月牙狀的小河。
2、根據課文描述的月亮灣的地理位置,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。(教師行間指導)
村子的前面是小河,河上有石橋,過了石橋是農田;村子的后面是山。
3、小組交流,按月亮灣的地理位置背誦課文。
修改:板書:(小河→河上→河里→河岸→農田),引導學生根據板書學背課文。
(1)指名背
(2)集體齊背
三、實踐體驗、爭做小導游
1、月亮灣這么美麗,誰愿意當小導游,帶著游客們到那里去游玩一番?
2、先自己練習,可選一個你認為最美的地方詳細介紹,也可以按順序把月亮灣全部介紹給游客,還可加上自己的語言和合理想象。
3、學生上臺做導游,其余師生都做游客。
修改:先自己練習,可選一個你認為最美的地方詳細介紹,也可按順序把月亮灣全部介紹給游客,還可加上自己的語言和合理的想象。
四、寫字教學
1、自學生字。
(1)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。
(2)給生字找朋友(說說詞兒)。
2、交流。
(1)找出左右結構的字,說說你是怎么記住的。
如:比較法,口頭組詞。
/朝/像/坡/映/爛
\明\象\波\英\蘭
(2)說說漢字筆順(書空)。
3.指導寫字。
(1)七個左右結構的字中,“朝”左右各半,其余六個字左窄右寬。
(2)提示注意點:
坡:左右結構。左部“提土旁”和右部“皮’’的寫法同前,全字左窄右寬,左短右長。
映:左右結構。左部“日字旁”寫法同前;右部“央’’的中“橫”要長,“撇、捺”舒展,保持右部穩定,全字左窄右寬。
朝:左右結構。左部下面的“十”其橫畫左伸右縮以讓右;右部“月”體形宜瘦。全字左寬右窄。
(3)指導學生在《習字冊》上描紅、臨寫。教師行間巡視輔導,提示寫字姿勢。
五、作業
1、你的家鄉哪里最美?試著畫一畫,再向同學們作介紹。
2、把課文背給爸爸、媽媽聽。
板書設計:
3.月亮灣
美麗村前:小河→河上→河里→河岸→農田↘熱愛
村后:山坡茶樹歌聲
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全冊 二年級下冊語文詩詞篇四
1、樂于探究,能發現詞語的結構特點。
2、能獨立識字,區別形近字,能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詩歌。
3、通過品語交際,調動學生參加討論的積極性,培養學生分析問題,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。
:培養學生分析問題,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生字卡片
2課時
指導、啟發
一、我的發現
六組詞的共同特點:重疊形式相同,都是由兩個意思相近的詞構成的。
1、先讓學生讀詞,再說說這些詞有哪些相同之處,讀詞語時注意朗讀的節奏。
2、再讓學生說說這樣類似的詞語。
二、日積月累
1、讀讀認認
①自由練讀四組詞,說說每一組中的字有哪些相同之處。
②讀讀生字組成的詞語,想想這些字詞的意思。
③認讀記憶八個生字,采取多種形式鞏固記憶。
2、我會填
①看題目,說說這道題我們要做什么?
②仔細讀每一組字,說說你的發現。
③獨立完成練習
3、我會讀
①自由練讀。
②說說你讀懂了什么。
③比比,看誰讀得最好。
三、作業:練習
一、學習口語交際
1、創設情境
指導兩名學生把小華遇到的難題表流出來。
2、討論
3、根據交流情況,教師小結。
4、分組討論兩種觀點的理由,再指名學生發言。
5、學習展示臺
6、查字典,了解“公民”一詞的概念。
7、讓學生說說作為公民應該為社會做些什么?
8、教師小結。
9、讓學生討論交流將為社會做些什么?
三、小結:
通過學習,同學們已掌握了要求,希望同學們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好習慣。并能夠運用在學習中。
四、作業布置:
①認真讀讀本園地的字、詞。
②寫寫自己對“公民”一詞的想法。
板書設計:
課后反思:
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全冊 二年級下冊語文詩詞篇五
兩百多年前,法國有個著名的物理學家叫安培,他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。
有一天,安培在街上散步。街上的行人、車輛來來往往,很熱鬧。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沒有看見,什么也沒有聽見,只顧低著頭朝前走。原來,他正在思考一道數學題。
開始他在心算,用手指頭在自己衣襟上畫呀畫的,后來覺得需要找個地方來計算一下才行。說來也巧,街道旁正好豎著一塊“黑板”,好像特地為他準備的。太好了!安培高興地走過去,從口袋里掏出粉筆,在“黑板”上演算起來。
算著算著,這塊“黑板”動了起來,慢慢地向前移。安培忙說:“別動,別動,再等一會兒就得到結果了!”可是“黑板”還在向前移動,安培不由自主地跟著“黑板”走,繼續聚精會神地演算著。
后來,那塊“黑板”越走越快,安培覺得自己快追不上了。這時他才發現,那不是一塊黑板,而是一輛馬車車廂的后壁。
詞:散步、熱鬧、衣襟、掏出、繼續
1、有一天,安培在街上散步。街上的行人、車輛來來往往,很熱鬧。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沒有看見,什么也沒有聽見,只顧低著頭朝前走。原來,他正在思考一道數學題。
2、開始他在心算,用手指頭在自己衣襟上畫呀畫的,后來覺得需要找個地方來計算一下才行。說來也巧,街道旁正好豎著一塊“黑板”,好像特地為他準備的。
3、算著算著,這塊“黑板”動了起來,慢慢地向前移。安培忙說:“別動,別動,再等一會兒就得到結果了!”可是“黑板”還在向前移動,安培不由自主地跟著“黑板”走,繼續聚精會神地演算著。
yí dònɡ fěn bǐ kāi shǐ sī kǎo
( ) ( ) ( ) ( )
1、王明最怕做( )題,因為她太( )了。
2、李時珍是舉世( )的醫學家,他寫的《本草綱目》為人類社會做出了( )的貢獻。
yí dònɡ fěn bǐ kāi shǐ sī kǎo
( 移動) ( 粉筆) ( 開始 ) ( 思考 )
1、王明最怕做( 計算 )題,因為她太( 粗心 )了。
2、李時珍是舉世( 聞名 )的醫學家,他寫的《本草綱目》為人類社會做出了( 巨大 )的貢獻。
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全冊 二年級下冊語文詩詞篇六
1、學會本課生字8個,綠線內的個3生字只識不寫,認識3個偏旁;
2、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,把認識圖畫上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;
3、朗讀詞串,積累詞匯。了解春天景物的特點,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。
識字、寫字
識字、寫字
教具
掛圖、錄音機、生字卡
教學方法
感悟、細聽、表達
教學步驟
教師活動
學生活動
第一課時
一、創設情境,激發興趣
1、小朋友,春姑娘悄悄來到了我們身邊,她給大地萬物帶來了生機。春天在哪里呢?今天,老師和你們去郊外、去田野找春天,好嗎?
2、播放《春天在哪里》的歌曲,學生閉上眼睛邊拍手,邊唱歌。
二、圖文結合,認知詞語
1、語言過渡:睜開眼睛看看四周的景色,美嗎?是呀,春天給大地披上了綠裝,到處生機勃勃,春意盎然。小朋友,春天在哪兒,你能找到嗎?
2、根據學生回答,相機出示詞語。
(教師同時在黑板上貼出大幅情境圖)
過渡:小朋友們,看到這副春景圖,你有什么感受嗎?春天的景色證是太美了?它們還有一些漢字朋友呢,你們想學嗎?
游戲:你能用這些詞語來說一句話或許一段話嗎?
二、借助拼音,讀準字音
1、自讀課文,看清音節,讀準字音。
2、小組內開火車讀詞。
3、全班認讀詞語。
三、朗讀課文,整體感受美景
1、同學們,詞兒讀準了,讀得也很美,但如果我們把這些詞兒連起來讀,你會感到更美老師范讀課文。
2、同學們,你們也想讀好嗎?你們一定能行。
3、以小組形式交流匯報讀課文情況。
四、寫字指導
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組成的詞“春天、布谷”。
1、認讀字詞,讀準字音,明確學習生字“春、布、谷”。
2、學習新偏旁。
3、筆順記憶生字筆順,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。
4、學生描紅書中生字,并在《習字冊》上描紅、仿影、臨寫。
第二教時
一、檢查復習,鞏固舊知
1、認讀生字、詞語卡片。
2、朗讀、背誦課文。
春風:春天的風有什么特點?
春雨:春天的雨是怎樣的?
嫩芽:誰來說說嫩芽是什么樣子的?
布谷:你見過嗎?
梨花、杏花、桃花:圖上的三棵樹分別是什么樹?你是怎樣辨認它們的?
認識“日”,書空筆順,找出帶有這個偏旁的字讀一讀,知道含有“日”的字多與太陽有關。
教學步驟
二、寫字指導
1、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:草、芽、樹、梨、杏。
2、學習新偏旁。
認識“草字頭”、“木字旁”,書寫筆順,找出帶有這個偏旁的字讀一讀,知道含有“草字頭”的字多與花草植物有關,含有“木字旁”的字多與樹木有關。
3、學生看筆順記憶生字筆順。
4、重點反饋“芽”“樹”“梨”的筆順。
5、學生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。
6、教師重點點撥并范寫“芽”“樹”“梨”。
7、學生在書上描紅,在《習字冊》上描紅、仿影、臨寫生字。
三、語文實踐活動
課外讓學生采用多種途徑,收集描寫春天的詞語或詩句,利用晨會時間進行交流。
(先帶拼音讀字詞,再去拼音讀字詞)
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全冊 二年級下冊語文詩詞篇七
1、通過本課的學習,學生會認11個生字,會寫6個字。
2、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,并能聲情并茂地背誦課文。
3、通過學習這首詩,使學生初步了解“登高才能望遠”的道理。
在本課學習中,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、想象能力、自學能力、邏輯思維能力、朗讀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。
讓學生學會書寫6個字,并且要認識11個生字。
依據本課教學內容和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、認知特點,確定本課的難點為通過朗讀及背誦課文,讓學生感受要想看到美麗的風景就要登高遠望,同樣的道理,我們在做起他的事情時,只要不斷努力,不怕困難,一定會走向成功。
本節課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,來激發學生興趣,引導學生仔細觀察、發散想象、有感情朗讀及誦讀,既突出了重點,又突破了難點,從本質上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。
師:同學們,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見一位有名的大詩人,你們高興嗎?生:高興。
師:但是,我聽說這位詩人特別喜歡接見那些會誦讀古詩的小朋友,你們說這可怎么辦?生:我會朗誦古詩。(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參與)
師:好極了,下面就請同學們來朗誦一下你知道的古詩吧。生:(朗誦古詩)
師:你們知道這么多古詩,真是棒極了!我想這位唐代詩人王之渙早就想見一見你們了。(出示詩人畫像)今天,讓我們一同來學習他的一首古詩《登鸛雀樓》。(板書課題)
間評:教師為了引導學生興趣盎然地走近古詩,在認識詩人王之渙時,設計了一個小難題,并且學生爭先恐后地朗誦自己知道的古詩,不僅創設了學詩的情境,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。
1、初讀感知
師:首先請同學們對照拼音自己讀一讀古詩。生:(自由讀古詩)
2、檢查讀的效果
師:剛才在古詩中,我們遇到了很多生字。同學們,你們認識它們嗎?(引導并檢查學生認識本課生字狀況)
(1)難讀字音:千(出示“千”的生字卡片);
(2)易讀錯字音:入、日。(出示“入、日”的生字卡片)
(3)需要讀準、讀好的11個生字:登、樓、白、盡、黃、入、流、千、目、更、層。(電腦屏幕顯示生字)
3、同桌互相檢查,質疑答疑
師: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么,同桌可以互相說一說。生:(說說對本文大意的理解,或是對詞語、字的認識。)
師:誰還有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,讓同學和老師幫幫你。生:(針對自己不懂的詞、句或詩句向全班提出問題,盡量讓其他同學來答疑。)
間評:問題來源于學生,答案也應充分相信學生。如果回答不準確,老師再啟發引導,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自主發現,自主探究,自主答疑的良好自學能力和習慣。
師:同學們,你們知道嗎?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。只有按韻律節拍朗讀,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,體驗情趣,得到深刻的理解。
(1)你們想知道這首詩的節拍嗎?請認真聽老師來讀。
(2)誰能有節奏地讀給大家聽?(指名朗讀,播放古詩畫面,配合音樂,學生評議。)
間評:采用學生互相評議的手段,激發學生朗讀古詩的興趣,引導學生向朗誦有感情、節奏準確、吐字清晰的同學學習,并且在音樂、圖畫的渲染中,感受古詩的意境,理解古詩的內涵。
(1)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錄音配樂朗誦,仔細地想象登上鸛雀樓時看到的壯觀美麗的景象。(放錄音)
(2)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繪出自己腦海中呈現的畫面呢?小組可以商量一下。(學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來表現,如:朗誦、表演、繪畫、語言描述。)
間評:充分給予學生自由想象、自由表達、自由學習、自由呼吸的學習空間,創設音樂、圖畫、情感相互交融的氛圍,激發學生以各種方式表情達意。
(3)讓我們再次登上這美麗的鸛雀樓,感受一下當時的壯觀景象。(屏幕展示動
態畫面《登鸛雀樓》,鞏固感知、豐富想象。)
6、(1)師:詩人王之渙站在鸛雀樓上,氣勢磅礴的美麗景色盡收眼底,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?如果是你,你會如何吟誦這首小詩?生:(體會朗誦,練習背誦)
(2)采用多種形式的讀、背。(領讀、默讀、自由讀、賽讀、全班齊讀)
師:(1)同學們,你們朗讀得真精彩,連大詩人王之渙也忍不住要夸夸你們了!(放錄音)
(2)老師想再考一考你們,我這里有幾首五言詩句,也請你仿照今天學的這首古詩的節奏來試著讀一讀,好嗎?生:(運用已掌握的朗讀方法,自由讀古詩)
(3)你們讀得真棒!希望你們也像詩人一樣,留心觀察周圍的景物,把自己對美好景物的喜愛之情,用詩歌、兒歌的形式表達出來。
板書設計
登鸛雀樓
白日/依山/盡,
黃河/入海/流。
欲窮/千里目,
更上/一層樓。
上一篇:秋天的雨的詩句三年級 秋天的好句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