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1句】:【東西是死的,人是活的】釋義:說明要動腦筋,想辦法。“東西”也可以換成“事”或具體的物。例句:“……東西是死的,人是活的,我不能看著你急死!”
【第2句】:肚臍眼上掛鑰匙——開胃(味)
【第3句】:【疤瘌眼照鏡子,自找難看】將自己置于尷尬處境。疤瘌, 也說:扒拉、歪嘴。尤鳳偉《中國一九五七》:“叫人家吃野菜 怎么行?這可是扒著眼照鏡子——自找難看的事。”
【第4句】:【燒香望和尚——一事兩勾當】(歇)舊時作風不好的女子去寺廟,既燒了香又看望了相好的和尚。 轉指一舉兩得。
【第5句】:【成人容易做人難】(諺)成人:指人發育成熟。做人:指做一個有道德有才能的人。指成人容易,但要成為一個有修養有作為的人卻很難。
【第6句】:哥哥扛著鋤頭準備去鋤麥苗,聽外面呼呼的風聲,哥哥就不想去了。奶奶看見了說:“冬天聽風,耽擱一冬。去吧,出去風就不大了。”(河南·宜陽)
【第7句】:順了哥心失嫂意——難得兩全
【第8句】:水中月,鏡中人——看得見,摸不著
【第9句】:【新媳婦兒坐在花轎里——任人擺布】(歇)指自己的事情自己不能做主,由別人支配。
【第10句】:【轉不過彎來】(慣)比喻想不通,思想上轉變不過來。 也作轉不過磨盤來。 轉不過軸來。
【第11句】:【散煙霧】見“放煙幕”。
【第12句】:鄰家的一個女孩愛偷拿別家的東西,好多次被抓住,可總也不改。奶奶嘆息說:“人要臉,樹要皮,土墻還要抹層泥。這孩子怎么這樣不要面子?”(內蒙古·準格爾)
【第13句】:自行車爬坡——推一步走一步
【第14句】:【一根針沒有兩頭利】釋義:比喻不能兩頭同時都顧到。例句:“一根針沒有兩頭利。”何水生嘆了口氣,“唉,難呀,要呢給它拖,死花了許多勞力,翻不得身;不要呢,糧食過不去。”
【第15句】:【背包袱】釋義:指在精神上或經濟上有負擔。例句:李天祥:“二叔,有什么可想的呢?……過去做的錯事,說出來,不省得老背著個包袱嗎?”
【第16句】:【守著搖錢樹喝西北風】極好條件不會利用,不會生財。類 似的:守著大河無水澆,守著青山無柴燒。王蒙《湖光》:“可 過去咱們腦筋怎么那么死呢?專拉硬屎,守著搖錢樹喝西 北風,這不是,還來了個‘破四舊’,把祖宗留下來的佛像古 墳也給砸了。”
【第17句】:【衙門口,向南開,有理沒錢是白來】見“八字衙門朝南開,有理無錢莫進來”。
【第18句】:【破財免災】(諺)破費了錢財,可以免除災禍。舊指丟失或耗費了錢財,能換來人的安樂。用來安慰失盜或意外破財者的常語。 也作“破財消災”。
【第19句】:老蜘蛛——肚子絲(私)
【第20句】:【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】釋義:東西總是依照種類聚集在一起,人總是一群一群地分開。常比喻壞人總是與壞人勾結在一起。例句: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。黑鬼對黑鬼,又不礙著誰。
【第21句】:【情人節】“情人節”本是洋節,現在中國人也開始過起了情人節,每到2月14日,花店的玫瑰花脫銷,情人商品走俏,土產的“情人節”“七月七”卻反遭冷遇。公元270年,英國一個名叫瓦泰因的青年基督教徒,因反抗羅馬統治者的專制而遭到逮捕。在獄中,他與監獄長的女兒產生了戀情。隨著刑期的臨近,和自己心愛的姑娘訣別的日子也迫近了,在2月14日臨刑之前,他給自己的心上人寫了一封情書,述說了自己的情懷,之后便昂首走上了刑場。從此,基督教徒們為了紀念這位為了自由而獻身的年輕人,就把2月14日這一天定為情人節。
【第22句】:鉆了牛角尖——專想一點
【第23句】:【兒子是自己的好,太太是人家的好】釋義: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好,人家的太太好。例句:“當然哪!”媽媽羞顏歡笑:“男人都一樣,兒子是自己的好,太太是人家的好!”
【第24句】:【水利通,民力松】(諺)水利是農業的命脈。指只有修好了水利,農民的勞力才能得到解放,才能保證農作物豐產。
【第25句】:【土幫土成墻,人幫人成王】人們團結起來就有力量。周立 波《暴風驟雨》:“趙主任告訴我們說:‘土幫土成墻,窮幫窮 成王。’咱們團體抱得緊,啥也不怕呀。”
【第26句】:買干魚放生——盡做糊涂事
【第27句】:【圣誕節】每年12月25日是西方基督世界的圣誕節。圣誕節是基督教為紀念耶穌誕生而設的節日。早在公元336年,12月25日正式被羅馬教會定為圣誕節。《圣經》中沒有耶穌誕生日期的記載,12月25日原為太陽神誕生日期,基督教會以此作為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,系取耶穌為“正義的太陽”之意。到5世紀中葉,圣誕節已成為教會的傳統宗教節日,后來逐漸大眾化,成為許多國家的法定節日。圣誕節有許多重要活動,12月24日晚稱為“圣誕夜”,也叫“平安夜”。人們團聚在一起,共進圣誕晚餐,互贈禮品。一棵漂亮的圣誕樹是圣誕節必不可少的。到了圣誕節子夜時分,教堂舉行隆重的子夜彌撒,黎明和上午還要舉行兩次。
【第28句】:【像斷了線的風箏】比喻,飄蕩不定,或關系斷絕,一去不 返。清代《鏡花緣》:“只覺身如蟬翼,悠悠揚揚,飄飄蕩蕩, 登時間不知不覺,倒像斷了線風箏一般,落了下來。”
【第29句】:【三日賣不得一擔真,一日賣了三擔假】(諺)三天連一擔真貨也賣不了,一天卻能賣出三擔假貨。指在商業道德淡薄的社會里,真的背時,假的走紅。
【第30句】:【初生牛犢不怕虎】這一俗語比喻年輕人大膽勇敢,有創新精神。此典出自《三國演義》第七十四回,原句是“初生之犢不懼虎。” 東漢末年,劉備的大將關羽率軍襲擊曹操的襄陽和樊城,打得曹軍退守樊城。曹操便派于禁和龐德前去增援。龐德領兵來到樊城腳下,與名將關羽展開了激烈的戰斗。龐德是員勇將,且年輕氣盛,和關羽大戰一百多回合,分不出勝負,雙方各自鳴金收兵。關羽退回營寨后,對關平說:“龐德刀法很厲害,是個對手。”關羽還說:“俗話說,初生之犢不懼虎。”龐德雖然勇猛,但缺乏經驗。當時正是秋季,陰雨連綿,河水猛漲,于是關羽采用水攻戰術消滅了曹操派來的七路援軍,擊殺龐德。龐德是第一個不怕虎的牛犢。
【第31句】:【 吹口氣兒刮大風,吐口唾沫河漲水】形容有力量,有權勢。 成語:叱咤風云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:“咱們一向吹口氣兒刮 大風,吐口唾沫河漲水,如今龍困淺灘,連小賊娃兒也敢欺 負咱!”
【第32句】:【好漢不怕出身低】(諺)指好男兒貴在有真才實學,能自立自強,不在乎出身門第的高下貴賤。 也作好漢不怕出身賤。 英雄何論出身低。
【第33句】:【費手腳】(慣)指事情復雜或麻煩,不好辦。
【第34句】:【山與山不相遇,人與人總相逢】釋義:人終究會有相見的時候。例句。梅臘月一步步走近,坦坦蕩蕩地說:“山與山不相遇,人與人總相逢。鷹嘎副縣長,當真是我紅痣娃回來了。”
【第35句】:【你嫌我的臉黑,我嫌你的腳大】(慣)比喻互相嫌棄,互不買賬。
【第36句】:西瓜掉進油缸里——又圓又滑
【第37句】:【爛船拾起有三斤釘】見“船爛還有三千釘”。
【第38句】:【莊稼一枝花,全靠糞當家】農業生產中,肥料很重要。糞, 也說:肥。諶容《光明與黑暗》:“莊稼一枝花,全靠糞當家。 咱們天縣糧食產量能不能過長江,跟你們的工作關系很大 啊!”
【第39句】:【賊無歷底中道回】(諺)歷底:內應。指賊行竊無內應,無法下手,往往中途返回。
【第40句】:電燈照墻角——名(明)角
【第41句】:【聰明一世,懵懂一時】(慣)懵懂:糊涂,不明事理。指明白人一時糊涂做錯了事。也指人一向聰明,腦子卻一時轉不過彎來。 也作聰明一世,糊涂一時。 精明一世,糊涂一時。
【第42句】:【反其道而行之】這一詞語經常用到,意思是用與對方相反的辦法行事。 “反其道而行之”的出處與韓信有關。楚漢相爭時,在力量對比上,項羽處于強勢,劉邦處于弱勢。在張良和蕭何的力薦之下,劉邦封韓信為大將軍。據司馬遷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記載,韓信對劉邦說:“名雖為霸,實失天下心。故日其強易弱。今大王能反其道,任天下武勇,何所不誅!”意思是說,項羽雖然被稱作一霸,但他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天下百姓的心。所以我說他的強大很快就會變弱。今天大王確實能夠用相反的方法行事,聚集天下的勇武之士,還有什么不能被消滅的?劉邦聽后覺得很有道理,一直執行這方針,楚漢之間,強弱易勢,最終取得了勝利。
【第43句】:【要知心腹事,但聽口中言】謂人的思想心情,常從語言中 流露出來。成語:言為心聲。明代《醒世恒言》:“太尉夫人 再也不來盤問。游玩至晚歸家,各自安歇不題。正是:要知 心腹事,但聽口中言。”
【第44句】:【騎過瘸驢吃過虧,再騎毛驢先看腿】(諺)騎過瘸腿驢,吃過顛簸苦,再騎毛驢就會先察看它的腿腳。 指在哪方面吃過虧,就會在哪方面格外小心。
【第45句】:【目不識丁】“目不識丁”,是說這個人不識字。其實,“目不識丁”的本義并非如此。在甲骨文里,“目”是眼睛的象形,“丁”最早的形體為“.”,表示眼珠,眼睛當然看不到自己的眼珠了。這個難題后人解決了,照鏡子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眼珠了。所以,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眼珠子才是“目不識丁”的本義。后來,有人把“丁”的最早象形形體與構成漢字的最簡筆畫“點”聯系起來,認為一個人連構成漢字的最基本筆畫“.”都不認識,還能認識別的字嗎?又引申“丁”字是漢字最簡單的字,都不認識,喻其為文盲。于是,“目不識丁”便產生了新義,并逐漸取代了本義。
【第46句】:【伸出脖子挨殺】(慣)比喻坐等著任人宰割、欺辱。 也作“伸長脖子挨刀”。
【第47句】:【反說反有理,正說正有理】(慣)反面正面都有理。指人狡辯,無論怎么說,自己都有理。
【第48句】:蟲蛀的老槐樹——腹內空空
【第49句】:【不怕不識貨,就怕貨比貨】比較能夠看出好壞。馬烽《劉 胡蘭傳》:“不怕不識貨,就怕貨比貨,你看你做的這是什么 東西!”
【第50句】:雞蛋掉在油鍋里——滑透了
【第51句】:除夕洗衣服——今年不干明年干
【第52句】:【 天機不可泄漏】天機,天的機密,深奧的道理。謂機密事 情不可告訴別人。魯迅《準風月談》:“然而預言的妙處,正 在似懂非懂之間,叫人在事情完全應驗之后,方才恍然大 悟。這所謂天機不可泄漏也。”
【第53句】:鬼曬太陽——無影無蹤
【第54句】:東邊下雨西邊睛——各有天地
【第55句】:老鷹吃麻雀——連皮帶骨一起吞;一點不留
【第56句】:【一面打墻,兩面好看】(諺)兩家的界墻,一家主動打起來,兩家都整齊好看。指彼此共管的事,一方主動做,兩方都有益。也比喻一舉兩得。 也作“一面打墻兩面光”。
【第57句】:【鑿四方眼兒】(慣)形容為人死板,不知變通。
【第58句】:彈花鋪里掛張弓——不彈(談)了
【第59句】:【 官出于民,民出于土】人民種地,繳納捐稅,養活官府。葉 紫《豐收》:“縣太爺自己也明白:官出于民,民出于土!種子 不設法,一年到了頭大家都撈不著好處的。”
【第60句】:【吃了扁擔——橫了腸子】(歇)指橫下心不顧一切地去做某事。
【第61句】:【珍珠瑪瑙都出在鱉身上】(諺)珍珠、瑪瑙:兩種寶物,貴族婦女常用作首飾。比喻不論花錢多少,都算在主人名下。
【第62句】:【 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】有權有勢,就能發號施令。清 代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:“三天成殮之后,龍光就自己當 家,正是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,陸續把些姨娘打發出去, 有給她一百的,有給她八十的,任她自去擇人而事。”
【第63句】:咬破餃子皮——露了餡
【第64句】:【溫開水泡茶——慢慢來】(歇)指行動遲緩或行事慢慢騰騰。
【第65句】:【抖摟包袱底兒】(慣)包袱底兒:比喻最拿手的本領。指把最拿手的本領亮出來。
【第66句】:電扇吹漁網——漏風
【第67句】:吃別人嚼過的饃——沒味道
【第68句】:【餓眼見瓜皮——就當一景兒】(歇)景:景物,這里指美好的事物。 譏諷人貪婪,連別人遺棄的壞東西或不三不四的人,都當成寶貝。
【第69句】:李大嫂罵婆婆能罵出百樣聲來,鄰居王奶奶愛搗著拐杖嘮叨:“前有車,后有轍,房檐滴水照舊窩。十年后,再瞅瞅自己,也好不到哪兒去!”(河南·洛寧)
【第70句】:【抬頭不見低頭見】(慣)指彼此經常見面,很熟悉。 也作“低頭不見抬頭見”。
【第71句】:【巨木猜字——水到渠成】(歇)“巨”字與“木”字再加上“水”字(偏旁三點水),就成了“渠”字。比喻一旦條件成熟,事情就會順利完成。
【第72句】:【 白紙上寫黑字】意為明白無誤,不能不承認。也指字跡 清清楚楚。賀敬之等《白毛女》:“不行啊,大鎖,大春。白紙 上寫了黑字呀,楊大叔按了手印的。”
【第73句】:叔叔的兒子學習成績很差,叔叔每次問起他考的分數,他不是裝聾作啞,就是一溜煙兒跑開。在一旁的嬸嬸常對叔叔說:“窮怕客,富怕賊,麻花褲子怕站歪。咱兒子就怕提學習的事兒。”(河南·濮陽)
【第74句】:【翻老底】見“揭老底”。
【第75句】:【烏不三,白不四】(慣)烏:黑。 形容人不三不四,不像樣子。
【第76句】:【打鴨子上架】見“趕鴨子上架”。
【第77句】:【荒旱三年,餓不死廚子】見“大旱三年,餓不死廚官”。
【第78句】:【十七的養了十八的】(慣)十七歲的女子,生養下十八歲的子女。 指根本不可能的事。
【第79句】:半夜里捉麻雀——掏窩兒
【第80句】:【老虎也有打盹兒的時候】釋義:比喻本事再大的人有時也會疏忽。例句:她時時留意著,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,終于有一天,老頭出門鎖沒有鎖死,叫她拔開了。
【第81句】:【繩從細處斷】見“麻繩單從細處斷”。
【第82句】:【前有虎后有豹】(慣)形容處境十分危險。
【第83句】:我家小弟弟很調皮,在外爬高上低啥都做,在家翻箱倒柜樣樣來,我和爸常批評他。可奶奶卻袒護他說:“寧養一條龍,不養十頭熊。從小淘氣,長大了才有出息嘛!”(江蘇·海安)
【第84句】:【一腳踩不死個螞蟻】(慣)形容人走路慢悠悠的。
【第85句】:【貧不與富敵,賤不與貴爭】(諺)貧窮人家不和有錢人家作對,地位卑賤者不和有權有勢者爭斗。指舊時社會制度維護的是有錢有勢階層,不為貧賤大眾作主。 也作貧莫與富斗,賤莫與貴爭。 貧不與富斗,民不與官爭。
【第86句】:肚里藏鐮刀——割心腸
【第87句】:【馬前諸葛亮——啥也少不了你】(歇)馬前:事前。指對方管事太多,什么都要過問。常含責罵意。
【第88句】:【不到西天,不知佛大小】釋義:不經過實踐,不知道困難有多大。例句:俗話說,“不到西天,不知佛大小。”短短幾天的嚴酷斗爭實踐,使他深深體會到,作為這支隊伍的一個合格的組織者和領導者,自己能力不足。
【第89句】:【豺群噬虎】(諺)噬(shi):撕咬。 指豺聚集成群,能把猛虎吃掉。
【第90句】:【 面和心不和】臉上裝和氣,內心里勾心斗角。海外張愛 玲《封鎖》:“他告訴她許多話,關于他們銀行里,誰跟他最 好,誰跟他面和心不和。”
【第91句】:【大千世界】“大干世界”指廣闊無邊的世界,包羅萬象的事物。“大干世界”是怎么來的呢? “大干世界”是佛教語。據《華嚴經》卷四說:“以須彌山為中心,以鐵圍山為外廓,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和七山八海,叫做一個世界。累計一千個世界,叫做‘小千世界’;累計一千個‘小千世界’,叫做‘中千世界’;累計一千個中千世界,叫做‘大千世界’。因為以‘千’為單位,經過三次累計,所以完整的叫法是‘三千大干世界”’。佛家指出,宇宙中有無數大干世界。后來,用“大干世界”形容廣大而豐富多彩的世界。佛教的“大干世界”,竟然和物理學、天文學的漫無邊際的宇宙相似。
【第92句】:【一口吃成胖子】(慣)比喻一次就取得成功或一下子發了大財。也泛指急于求成。 也作一口吃個胖子。 一嘴吃個胖子。
【第93句】:【新箍的馬桶三日香】開始情況較好,但不能持久。類似 的:新蓋的茅房三日香。清代《何典》:“醋八姐看見,也未免 新箍的馬桶三日香,‘弟弟寶寶’的甚是親熱。”
【第94句】:我正跟小伙伴們玩,媽媽卻讓我回家寫作業,我不愿回去,非要再玩一會兒。媽媽搖搖頭說:“唉,真是有尾巴的狗跳,沒尾巴的狗也跟著跳。”(廣西·博白)
【第95句】:一次,我上房頂取東西,看見外面電視天線密密麻麻,比在地上看多得多。進屋后,我給媽媽一學,誰知媽媽沒好氣地說:“喝了六載的墨水,連登高望遠都不懂?真是的!”(河北·蔚縣)
【第96句】:【依樣畫葫蘆】(慣)照著葫蘆的樣子畫葫蘆。比喻單純模仿,不加改變。 也作依本畫葫蘆。 依葫蘆畫瓢。 照葫蘆畫瓢。
【第97句】:吃瓜子吃出蝦米來——什么人(仁)都有
【第98句】:鄰居海軍,五一節放假后,每天和大人在一起打麻將。他奶奶說:“你爺來牌,你爸來牌,你也來牌,這真是老貓枕著鍋臺睡,一輩傳一輩。你可知道,勤有功,戲無益,賭博場里惹是非。以后別再來牌了,好好溫習你的功課。”(河南·汝南)
【第99句】:【春天后母面】(諺)后母:繼母。 指春天的天氣是多變的,就像繼母對待繼子女的態度一樣,說變就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