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1句】:【黃忠人老心不老】(慣)比喻人雖然老了,志氣卻沒有衰退。
【第2句】:爸爸的工作很忙,顧不了家,家里的重擔全壓在了媽媽肩上。媽媽卻樂呵呵地不覺苦,還打趣說:“嫁給皇上當娘娘,嫁雞隨雞住草房。為這個家,再累也心甘啊!”(河南·泌陽)
【第3句】:叔叔不小心把手機丟了,天天愁眉苦臉。爺爺安慰他說:“天有陰有晴,事有敗有成,人有禍有福,有什么可發愁的?”(廣東·龍門)
【第4句】:【瘸驢配破磨】(慣)比喻有缺陷的兩個人正好相配。 也作“破磨對瘸驢”。
【第5句】:耗子爬竹竿——節一節來
【第6句】:【撐死膽大的,餓死膽小的】膽大的胡作非為,吃多了以致 撐死;膽小的不敢越軌,沒吃的以致餓死。指一種無法紀狀 態,壞人得志,老實人吃虧。《北京日報》(1988,2,9):“過去 由于監督不力,確實存在‘撐死膽大的,餓死膽小的,情況, 濫發被查到的倒霉,沒被查到的收益,致使有些單位存在僥 幸心理。”
【第7句】:開了發票沒蓋章——不足為憑
【第8句】:【唐僧肉,人人想吃】《西游記》中寫妖怪都想吃唐僧肉,以 長生不老。借指誰都想得到好處,人人都想要。張恨水《八 十一夢》:“我聽了這些話,覺得這小子還是想吃唐僧肉那副 狂妄姿態。”
【第9句】:【初生牛犢不怕虎】(諺)犢(du):牛犢,小牛。剛生下的牛犢連猛虎也不怕。比喻年輕人未經世事,不知天高地厚。也比喻年輕人不受世俗約束,敢沖敢闖,敢說敢干。
【第10句】:【大火開鍋,小火燜飯】(諺)指要開鍋就得用大火,要燜飯就得用小火。比喻做事不能一個勁兒,該快時就得快,該慢時就得慢。
【第11句】:【酒不醉人人自醉】謂環境使人陶醉。明代《警世通言》: “又造百花樓一座,與玉堂春做臥房。隨其科派,件件許了。 正是,酒不醉人人自醉,色不迷人人自迷。”
【第12句】:小貓洗臉——馬馬虎虎;一劃拉
【第13句】:自習課時,我正在左看右瞧的,猛不防老師從背后拍了我一下并說:“你東看老鴰西看燕的,到底在干什么?”(河南·伊川)
【第14句】:行軍遇伏兵——出師不利
【第15句】:【二虎相斗,必有一傷】釋義:比喻雙方互相爭斗,終有一方失敗、受損失。“相斗”又作“相爭”、“爭斗”。例句:他無情,咱們不能無義。如今到底是怎么回事兒,咱們還不很清楚。二虎相斗,必有一傷,正中楊嗣昌的心懷。
【第16句】:【 打人不打臉,罵人別揭短】吵架也不能失去控制,不能欺 人太甚。孫犁《風云初記》:“打人別打臉,罵人別揭短。誰 不知我們,我們臟,我們自己兜著,沾不到你的身上去!”
【第17句】:最快的馬也追不上春風,最能干的英雄也離不開群眾。
【第18句】:【笑掉大牙】(慣)指遇到或聽到可笑的事,笑得非常厲害。也指令人恥笑至極。 也作笑掉門牙。 笑掉了牙齒。
【第19句】:【抱成一團】(慣)指緊密團結在一起。
【第20句】:【頭醋不釅徹底薄】(諺)釅:液汁味道濃烈。釀造的醋如果頭茬酸味不濃,那二茬、三茬的醋味肯定很淡。比喻事情如果起點低,往后就定然高不了。 也作頭醋不酸,到底兒薄。 頭醋不酸,二醋不辣。 頭醋不酸,徹底皆薄。
【第21句】:【來了龍叫它先抓我】謂出事由我負責。《小說月報》 (1980,2):“要沒有啥大變動,天明就開火。天塌下來我頂 著。來了龍叫他先抓我。咱生就的拿鞭子打牛屁股的手, 誰還能奪下咱的鞭子?”
【第22句】:【趕集走親戚——順便】(歇)趕集:到集市上去買賣貨物。指乘做某事的方便做了另一件事。
【第23句】:【漏眼不藏絲】有目共睹,沒有營私舞弊。明代《金瓶梅》: “你兩親家都在此,漏眼不藏絲,有話當面說,省得俺媒人們 架謊。”
【第24句】:【林子大了,什么鳥都有】(諺)指樹林大了,有益鳥也就有害鳥,有善鳥也就有惡鳥,各種各樣的鳥兒都有。比喻人多了,少不得就有邪惡的人。 也作“樹林大了,什么鳥都有”。
【第25句】:【禍從天降,災向地生】(慣)指災禍突然降臨。
【第26句】:【一個要補鍋,一個鍋要補】指互相需要,正合適。電視黃 梅戲《天仙配》:“正好,一個要補鍋,一個鍋要補,爹爹正要 雇一個長工。”
【第27句】:獨眼龍相親——眼看中
【第28句】:【舍不得牛犢,套不住老虎】(諺)牛犢:小牛。舍得拿牛犢作誘餌青樹林文案館網,才能套住老虎。借指要敢冒險,敢付出代價青樹林文案館網,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。
【第29句】:【真人不露相,露相不真人】(諺)真人:本指成仙或修煉圓滿的人,此處指本領高強的人。指真正本領高強的人,不輕易顯露高超的技藝。
【第30句】:蜻蜓撞著蜘蛛網——有翅難飛
【第31句】:【畫虎畫皮難畫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】(諺)畫出虎的皮毛容易,要把虎的風骨畫出很難;認識人的外貌容易,要看清人的內心很難。指世間最難的事莫過于識透人心。 也作畫龍畫虎難畫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。 畫虎難畫骨,知人難知心。
【第32句】:【凡事留人情,日后好相見】(諺)凡做事要給人多留情面,以便日后再見面時好相處。指待人處事要寬厚,為日后留有余地。 也作凡事留人情,后來好相會。 萬事留人情,后來好相見。
【第33句】:【一個師父,一個傳授】師父教法不同,各有特點和絕招。 歇后語形式為:剃頭使推子,一個師父,一個傳授。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;“一個師父,一個傳授。你的師父傳授你的射法, 她們不一定聽見過。”
【第34句】:【囫圇吞卻一個棗】(慣)比喻對某種事物或理論不理解,籠統接受。
【第35句】:【殺人可恕,情理難容】(諺)殺人的行為有時也可寬恕,違情悖理的事情卻實在難以容忍。指違情悖理的行為,有時比殺人還可惡。
【第36句】:爸爸在路上碰見兩個小學生譏笑一位老爺爺,就對他們說:“你們憑啥笑他?他食鹽多過你們食米,食油多過你們食水,走橋多過你們走路。你們要尊敬老人才對啊!”(廣東·化州)
【第37句】:哥哥外出打工,在車上被一個自稱是老鄉的人騙了錢。媽媽教育他說:“人上一百,形形色色。豆腐嘴刀子心的人多的是,今后你可要像蜂窩煤那樣,多長些心眼兒!”(河南·輝縣)
【第38句】:【冷鍋里冒熱氣】事情來得突然,出乎預料。類似的:冷鍋 里爆熱豆/冷灰里爆出熱栗子。王蒙《失態的季節》:“但是 最后費可犁冷鍋里冒熱氣,或者說又大冒起傻氣來了。”
【第39句】:【打攛鼓兒】(慣)指在一旁攛掇、慫恿、幫腔。
【第40句】:驢騎后,馬騎前,騾子騎在正中間。
【第41句】:【會家不忙,忙家不會】(諺)會家:會做的人,懂行的人。指從容應對的必是行家,慌手慌腳的必是外行。 也作會者不忙,忙者不會。 忙者不會,會者不忙。
【第42句】:【家貧顯孝子】(諺)指家境困窘時青樹林文案館網,才能顯出真正的孝子。泛指在艱難困苦的關鍵時刻青樹林文案館網,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優秀品質。 也作家貧出孝子。 家貧出孝子,國亂顯忠臣。
【第43句】:【蘿卜雕寶盒——不是個材料】(歇)指不是做某事的合適人才。|
【第44句】:【喝水的別忘了掏井的】(諺)喝上水的人不要忘記挖井人的恩情。 泛指人在享受生活時不能忘記開創人的功勞。 也作“吃水不忘打井人”。
【第45句】:父母難保子孫賢。
【第46句】:【敬酒不吃吃罰酒】(慣)比喻對別人好言相勸或抬舉不理睬,被逼迫或受到懲罰時才肯答應。 也作賞酒不吃吃罰酒。 請酒不吃吃罰酒。
【第47句】:獨個人照鏡子一里外是自己
【第48句】:【丟了三魂,喪了七魄】見“頂門上不見了三魂,腳底下疏失了七魄”。 古國名,即今南洋群島的爪哇島,古人視為遼遠虛無之地。本指扔得遠遠的。比喻忘得一干二凈。
【第49句】:【抬轎子】(慣)比喻為有權有勢者吹噓捧場。
【第50句】:【成大事不惜小費】做事要舍得花錢。明代《金瓶梅》:“此 人倒會說話兒。常言成大事不惜小費,其實說得是。”
【第51句】:三十晚上盼月亮——沒個指望
【第52句】:九曲橋上散步——盡走彎路
【第53句】:關門不落閂——推就開
【第54句】:葉底下的橘子——紅不起來
【第55句】:逼狗到墻角——反咬
【第56句】:【自家掘墳自家埋】自己坑害自己。魯迅《墳》:“所以,要 說得苛刻一點,也就是自家掘墳自家埋,怨天尤人,全是錯 誤的。”
【第57句】:【新鞋不踩臭狗屎】見“好鞋不踏臭糞”。
【第58句】:【老鼠尾巴上綁雞毛——不是什么正經鳥】(歇)比喻不是個正派人。常含責罵或譏諷意味。 也作“老鼠尾巴綁雞毛——不是個正經鳥”。
【第59句】:看著弟弟的作文本,叔叔笑著說:“作文寫得倒不錯,但怎么像是石灰漿寫文章,盡是‘白字’啊!”(云南·昆明)
【第60句】:【少飲不濟事,多飲濟甚事?有事壞了事,無事生出事】(諺)酒飲得少了不頂事;飲得多了,不是壞事,就是生事。指飲酒害多益少,勸人應戒酒。
【第61句】:耳朵上掛板子——打聽打聽
【第62句】:【下課】“下課”一詞原本是教學用語,指一堂課結束。現在卻增添了新的詞意,指體育教練因執教能力被迫停教。它源自四川的球迷。二十世紀九十年代,經過四川球迷們的演繹,下課詞義得到進一步的拓展,變成了足球隊教練被迫離職的一種生動寫照。“下課”最初應用在中國足球隊第一任外籍教練施拉普納身上。當時這位德國老頭告訴中國球員,如果不知道將球往哪踢好,就往門里踢,1993年中國足球隊卻在成都慘敗,而在成都也破天荒地響起了“施拉普納,下課”的憤怒聲音。從此,“下課”一詞被廣泛地應用在足球領域,隨后,又被廣泛地引申到其他體育領域,幾乎與引咎辭職同義了。同時,也用于指示某些事物該被淘汰的意思。
【第63句】:半夜里漲水——沒人見
【第64句】:【管丈母娘叫大嫂子——沒話找話】(歇)指本來無話可說,硬要找些話來說。常含譏諷意味。 也作“見了丈母娘叫大嫂子——沒話搭拉話”。搭拉:方言,閑談,閑扯。
【第65句】:沒牙老婆吃胡豆——軟磨硬泡
【第66句】:吃飽的綿羊羔——要多安分有多安分
【第67句】:拿著棒槌縫衣服——啥也當針(真)
【第68句】:考試的時候,我把“亮”的反義詞錯寫成了“黑”。這一次考試的時候,我又照著寫了,媽媽說:“你怎么不長記性?一個地方絆倒兩次。”(河南·滑縣)
【第69句】:【出污泥而不染】(慣)比喻在污濁的社會環境中生活,卻不沾染壞習氣,保持著高尚純潔的品質。
【第70句】:【大滿貫】“大滿貫”現在多指在某項體育比賽中,在不同的賽事中連得幾個冠軍,稱之為“大滿貫”。如乒乓球比賽,有世界杯(一年一次)、世錦賽(二年一次)、奧運會(四年一次)三大賽事,在三大賽事中如果都得了冠軍,就是乒乓球大滿貫得主。中國榮膺這一稱號的有鄧亞萍、王楠、張怡寧、劉國良、孔令輝、馬琳,還有今年的倫敦奧運會金牌得主張繼科。所以,大滿貫是很高的榮譽。追究大滿貫的詞源,出自戰國末期韓非子的《韓非子·說林下》:“有與悍者鄰,欲賣宅而避之。人日:‘是其貫將滿矣,子姑侍之’。答日:‘吾恐其以我滿貫也。”’滿貫就是錢多的意思。此詞原本是繩子穿銅錢達到全繩用到盡頭,也就是銅錢貫滿全繩之意。如果家有萬貫,豈不就是個財主?引申義對于造孽最深、作惡最多者,也稱之為滿貫,成語所謂之惡貫滿盈的就是,卻絕不用作形容做善事。打小牌有習慣用大滿貫小滿貫的說法,也是繩子貫滿銅錢引申而來。這種賭博游戲,非善事也。古代傳統思維方式視錢多并非完全的好事,所謂滿溢損是也。滿貫容易惹是非,所以多引申為非善事。轉義為榮譽,是近年的事。
【第71句】:搟面杖抹油——光棍一條
【第72句】:賣了兒子招女婿——顛倒著做
【第73句】:【看準狍子再摟火】釋義:摟火:開槍射擊。比喻看準對象,摸清情況后再進攻。例句:二雪沖出門:“大駱駝,你看準狍子再摟火!心邪歪胡放炮也不怕缺德損壽!”
【第74句】:毒蛇牙齒馬蜂汁——全是毒
【第75句】:背棄祖國的人,如同失去森林的夜鶯。
【第76句】:【爛船拾起有三斤釘】見“船爛還有三千釘”。
【第77句】:藥鋪里賣棺材——往壞處想
【第78句】:孩子他爹哮喘——氣管炎(妻管嚴)
【第79句】:六月里貼對子——還差得遠
【第80句】:甘蔗加蜜糖——甜上加甜
【第81句】:變戲法的亮手帕——不藏不掖
【第82句】:【低頭不見抬頭見】釋義:形容經常見面。常用來指辦事、說話要看情面。例句:老媽勸他去,說道:“一個村住著,低頭不見抬頭見,誰也有求到誰身上的時候,別把路走窄巴了。”
【第83句】:蝗蟲飛行——走到哪里吃到哪里
【第84句】:自從一位報社的張阿姨獻愛心資助我上學一年來,我爸在病床上多次對我說:“你千萬記住,‘不論親不親,好心換好心;他對你十兩,你對他一斤’。你以后更要加倍努力學習,以實際行動答謝你張阿姨的恩情。”(河南·新野)
【第85句】:扭著脖子想問題——盡是歪道理
【第86句】:【壓大的力氣嚇大的膽】見“力氣是壓大的,膽子是嚇大的”。
【第87句】:稻谷成熟了,我和弟弟到鄉下的姑姑家去幫著收打。看到弟弟沒有撿起落在田里的谷子,姑姑說:“記住,細收要細打,顆粒要還家!”(廣東·龍門)
【第88句】:【凍不死的蔥,餓不死的僧】(諺)僧:和尚。指蔥耐凍,再冷的天氣也凍不死;和尚可以四處化齋,當然不會餓死。
【第89句】:【吃香的,喝辣的】釋義:形容吃喝多而好,生活舒適。例句:我可憐的兒呀,你逃不了你的命。俗話說既在江湖內,都是苦命人,命里注定的,逃不了。既是這么著,我也就是盼著你找個好人家,吃香的,喝辣的。
【第90句】:【要知山下路,且問過來人】向有經驗的人學習。類似的: 要知山中事,須問打柴人。明代《古今小說》:“要知山下事, 請問過來人。這事我也曾經來。”
【第91句】:過街的老鼠——人人喊打
【第92句】:老鼠投的胎——尖嘴巴
【第93句】:【黃河尚有澄清日,豈可人無得運時】釋義:舊指人或早或晚總會碰到好運氣的。例句:就是那李九強得了那兩吊錢,二十多兩銀子,也成了個過活。雖說是“黃河尚有澄清日,豈可人無得運時?”畢竟還得那“貴人提掇起,才是運通時。”
【第94句】:【跑龍套】“跑龍套”常用來指代在別人手下做些無關緊要的事情,它源自中國戲劇。 “龍套”本指傳統戲曲中成隊的隨從或兵卒所穿的戲裝,因繡有龍紋而得名。后來漸漸將此類戲劇中的角也叫龍套了。龍套也叫文堂、流行。文堂是指主帥升帳時出場的龍套。流行指的是在串場時來回流動的龍套。在戲中,一般以一將帶四人為一堂。我國戲曲藝術虛擬性強,一兵可當十當百,甚至千萬人,所以在舞臺上規定四人為一組,即可代表作千軍萬馬。在舞臺上,龍套需在主要人物指揮下制造各類氣氛。龍套制造氣氛有一定的舞臺規矩和活動程式。例如,表現元帥升帳或官員升堂,龍套要分站兩邊叫做“站門”;在上場門或下場門迎候主人出場的龍套,要斜列兩邊叫做“斜門”;帶領主人前行的龍套,一路快步在臺上兜圈子叫“圓場”;在交戰場面,為表現戰斗激烈,龍套要從兵器下穿梭鉆過去,叫做“鉆煙籠”;龍套分別從舞臺兩邊出場,叫做“二龍出水”等。龍套的角色,雖然不是主角,但是講究“立如釘,走如風”。因為,龍套若在臺上東張西望抓耳撓腮動作不止,會影響主角的演唱;在需要龍套動作時,如果不是輕捷如燕,快走如飛跑起來,那便沒了舞臺氣氛。所以,人們愛說“跑龍套”。“跑龍套”便由此而來。
【第95句】:隔年的小樹長成材一一添枝加葉
【第96句】:【一不做,二不休】做事下狠心,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到底。 茅盾《子夜》:“到這地步,一不做,二不休,我是打算拼一拼 了!”
【第97句】:雹打高梁——光棍一條
【第98句】:破鑼嗓子唱山歌——不入調
【第99句】:【若要俏,帶三分孝】(諺)俏:俊俏。孝:孝服為白色,故代指白色。 若要衣著打扮俏美,最好是在艷色服裝上配三分白色。指女性著白,能增添幾分姿色。 也作若要俏,添重孝。 若要俏,須戴三分風流孝。 若要俏,三分孝。
上一篇:微博流行的健康的文案
下一篇:勵志文案話語大全